发表时间:2008-09-17 10:31:00 来源:
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最重要的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清洁生产。通过全面核查评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能源以及和废物产生量等的状况;确定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从原材料、工艺技术、生产运行及管理、产品和物质循环利用等多种途径,识别、寻找和进行污染物减量的机会和方法,分析、确定废物削减的目标,提出削减废物的对策、方案并加以实施;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是为了节约资源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改善全社会的福利。
清洁生产审核的特点:
(1)全员参与
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要依靠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参与,推行清洁生产最关键的是领导的重视和决策,是“一把手”的决心;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还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方案,采用清洁工艺技术,进行技术改造;还需要广大工人的参与,大多数无费、少费方案的提出和实施要靠全体工人。
(2)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以污染物源头削减为宗旨的清洁生产审核不同于污染物末端治理的被动方式,它是主动地从源头着眼,使生产过程少产生污染物。其主动性体现在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审核中提出的绝大多数方案均与生产技术与设备有关,离开了工艺技术,离开了生产设备,离开了自动化控制,就谈不上污染物的减量化。
(3)科学性
经过十多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审核程序,已经形成了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科学的方法,即七个步骤的审核程序: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与持续清洁生产。
(4)重在源头削减,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综合预防污染的战略。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污染物源削减和废物的回收利用,使废物产生最少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实实在在地将污染预防落在了实处。
(5)污染物削减,见效快
由于清洁生产审核要求边审核边实施,在预审核阶段提出的无费方案和一些少费方案可以即时实施,因此会立即收到成效,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一定污染物的减少。尤其是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效果更加明显,有的企业削减的污染物可以达到废物产生总量30%。
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及重点: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第一、二、三产业都应该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但是审核的重点应该是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的工业、交通企业。
第一产业:农业的迅猛发展,为人们丰富了餐桌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生态方面的污染。尤其是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污染物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污染成集中趋势,出现了许多大型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正逐渐向城郊地区集中,加大了对城镇环境的压力。由于畜禽养殖业呈多样化经营,使得这种污染在许多地方以面源的形式出现,呈现出“面上开花”的状况。同时,养殖业和种植业日益分离,畜禽粪便用于农田废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污染逐年加重。农业方面的环境问题还表现在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化肥污染、杀虫剂的污染等许多方面。
第二产业:工业企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对环境破坏最为严重。因而工业企业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主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4个省市,近20个行业中的约500家加工型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审核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清洁生产,这些企业平均削减其审核重点污染物产生量的20%以上,平均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年以上。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污染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餐饮业、酒店、洗浴业,在水体和环境空气污染和噪声扰民问题上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相当一部分城市餐饮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洗浴业造成的水资源过度消耗,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相当部分的服务性企业,对于资源的浪费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都存在明显的清洁生产机会。国家清洁生产中心1999年对云南省一批酒店和娱乐业进行了情节生产审核,在审核中发现了大量的节能、降耗的潜力,审核前后,这些组织产污量、耗水量、耗电量均有明显改善。
清洁生产的步骤:
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个主要工具。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当企业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为了巩固清洁生产实施的成果,还需要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计划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
(1)审核准备
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依靠领导,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清洁生产审核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审核过程需要调动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涉及到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需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需要领导的发动和督促,这些都需要高层领导对审核工作的大力支持。这既是顺利实施审核工作的保证,也是审核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做到切合实际、实施起来容易取得成效的关键。从实际来看,越是领导支持的企业,审核工作的进展越是顺利,审核成果也越是明显。
(2)预审核
选择审核的重点,设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审核工作虽然是在企业范围内开展,但是也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某一、两个重点上。怎样从各车间、各生产线确定出本次审核的重点,是预审核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上所述,预审核阶段要在全厂范围内进行调研和考察,得出全厂范围内废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能耗等)产生部位和产生数量,列出全厂的污染源清单。之后,定性地分析污染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特别是无低费方案,这些方案一旦可行和有效就立即实施。
(3)审核
建立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进行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在摸清企业产污、排污状况同国内外同类型企业比较之后,初步分析出产污原因。审核阶段针对审核重点展开工作,此阶段工作主要包括物料输入输出的实测、物料平衡、废物产生原因的分析等三项内容。物料输入输出实测和平衡的目的是准确判明物料流失和污染产生的部位和数量,通过数据反复衡算准确得出污染源清单(预审核阶段更多地是经验和观察的结果),针对每一产生部位的每一污染物仍然要求全面地分析产生的原因。
(4)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筛选
针对废物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并进行筛选。针对审核重点,在物料平衡的基础上分析出污染物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既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又要保证审核的成效性和清洁生产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因此,方案的产生是审核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提出的方案要尽可能地多,其可行性将在第五阶段加以研究。
(5)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
对筛选出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是在结合市场调查和收集与方案相关的资料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技术、环境、经济的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和比较,对照各投资方案的技术工艺、设备、运行、资源利用率、环境健康、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多项指标结果,以确定最佳可行的推荐方案。
(6)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应当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和结果、清洁生产方案综合效益预测分析、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等。
在“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列入强制性审核名单的企业,向有关部门提交的审核报告,并没有要求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的结果的内容。但是清洁生产方案一定是要实施的,其结果可以在清洁生产总结报告中叙述。否则,岂不是空对空吗?
(7)持续清洁生产
按照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取得成效,且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制度,开展下一轮的审核,持续地推行清洁生产。
组织清洁生产审核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动全体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解放思想、克服障碍、严格按审核程序办事,以取得清洁生产的实际成效并巩固下来。
清洁生产的概念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审核的目的
清洁生产审核作为实施清洁生产战略的最重要的方法,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的清洁生产。通过全面核查评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能源以及和废物产生量等的状况;确定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从原材料、工艺技术、生产运行及管理、产品和物质循环利用等多种途径,识别、寻找和进行污染物减量的机会和方法,分析、确定废物削减的目标,提出削减废物的对策、方案并加以实施;进行清洁生产审核是为了节约资源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减少企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改善全社会的福利。
清洁生产审核的特点:
(1)全员参与
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要依靠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参与,推行清洁生产最关键的是领导的重视和决策,是“一把手”的决心;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还需要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整改方案,采用清洁工艺技术,进行技术改造;还需要广大工人的参与,大多数无费、少费方案的提出和实施要靠全体工人。
(2)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以污染物源头削减为宗旨的清洁生产审核不同于污染物末端治理的被动方式,它是主动地从源头着眼,使生产过程少产生污染物。其主动性体现在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审核中提出的绝大多数方案均与生产技术与设备有关,离开了工艺技术,离开了生产设备,离开了自动化控制,就谈不上污染物的减量化。
(3)科学性
经过十多年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审核程序,已经形成了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科学的方法,即七个步骤的审核程序: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备选方案的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编制清洁生产审核报告;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与持续清洁生产。
(4)重在源头削减,污染预防
清洁生产审核是对生产过程进行综合预防污染的战略。强调以预防为主,通过污染物源削减和废物的回收利用,使废物产生最少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实实在在地将污染预防落在了实处。
(5)污染物削减,见效快
由于清洁生产审核要求边审核边实施,在预审核阶段提出的无费方案和一些少费方案可以即时实施,因此会立即收到成效,使企业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一定污染物的减少。尤其是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效果更加明显,有的企业削减的污染物可以达到废物产生总量30%。
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及重点:
按照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第一、二、三产业都应该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清洁生产审核,但是审核的重点应该是污染物产生的主要来源的工业、交通企业。
第一产业:农业的迅猛发展,为人们丰富了餐桌的同时,也带来了农业生态方面的污染。尤其是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畜禽养殖业正逐步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仅污染物量大幅度增加,而且污染成集中趋势,出现了许多大型污染源;畜禽养殖业正逐渐向城郊地区集中,加大了对城镇环境的压力。由于畜禽养殖业呈多样化经营,使得这种污染在许多地方以面源的形式出现,呈现出“面上开花”的状况。同时,养殖业和种植业日益分离,畜禽粪便用于农田废料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畜禽粪便乱堆乱排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环境污染逐年加重。农业方面的环境问题还表现在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化肥污染、杀虫剂的污染等许多方面。
第二产业:工业企业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最重要的主体,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和排放大量的废物,对环境破坏最为严重。因而工业企业也是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主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24个省市,近20个行业中的约500家加工型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实践证明清洁生产审核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中的巨大作用。通过清洁生产,这些企业平均削减其审核重点污染物产生量的20%以上,平均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年以上。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污染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清洁生产审核的重点。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蓬勃发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尤其是餐饮业、酒店、洗浴业,在水体和环境空气污染和噪声扰民问题上已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相当一部分城市餐饮业造成的大气污染、洗浴业造成的水资源过度消耗,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相当部分的服务性企业,对于资源的浪费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都存在明显的清洁生产机会。国家清洁生产中心1999年对云南省一批酒店和娱乐业进行了情节生产审核,在审核中发现了大量的节能、降耗的潜力,审核前后,这些组织产污量、耗水量、耗电量均有明显改善。
清洁生产的步骤:
清洁生产审核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一个主要工具。一般来讲,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包括审核准备、预审核、审核、清洁生产方案的产生与筛选、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和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六个步骤。当企业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后,为了巩固清洁生产实施的成果,还需要制定持续清洁生产计划。通常,将上面六个步骤与持续清洁生产计划合称为清洁生产审核的七个阶段:
(1)审核准备
组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的宣传、发动和准备工作。依靠领导,取得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清洁生产审核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审核过程需要调动组织各个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涉及到各部门之间的配合,需要投入一定的物力和财力,需要领导的发动和督促,这些都需要高层领导对审核工作的大力支持。这既是顺利实施审核工作的保证,也是审核提出的清洁生产方案做到切合实际、实施起来容易取得成效的关键。从实际来看,越是领导支持的企业,审核工作的进展越是顺利,审核成果也越是明显。
(2)预审核
选择审核的重点,设置清洁生产审核目标。审核工作虽然是在企业范围内开展,但是也不能面面俱到。必须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某一、两个重点上。怎样从各车间、各生产线确定出本次审核的重点,是预审核阶段的工作内容。如上所述,预审核阶段要在全厂范围内进行调研和考察,得出全厂范围内废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能耗等)产生部位和产生数量,列出全厂的污染源清单。之后,定性地分析污染源产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发动全体员工特别是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提出清洁生产方案,特别是无低费方案,这些方案一旦可行和有效就立即实施。
(3)审核
建立审核重点的物料平衡,进行废物产生原因分析。在摸清企业产污、排污状况同国内外同类型企业比较之后,初步分析出产污原因。审核阶段针对审核重点展开工作,此阶段工作主要包括物料输入输出的实测、物料平衡、废物产生原因的分析等三项内容。物料输入输出实测和平衡的目的是准确判明物料流失和污染产生的部位和数量,通过数据反复衡算准确得出污染源清单(预审核阶段更多地是经验和观察的结果),针对每一产生部位的每一污染物仍然要求全面地分析产生的原因。
(4)清洁生产方案产生与筛选
针对废物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并进行筛选。针对审核重点,在物料平衡的基础上分析出污染物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应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无低费和中高费方案。审核重点的清洁生产方案既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又要保证审核的成效性和清洁生产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因此,方案的产生是审核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一阶段提出的方案要尽可能地多,其可行性将在第五阶段加以研究。
(5)清洁生产方案的确定
对筛选出的中高费清洁生产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是在结合市场调查和收集与方案相关的资料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技术、环境、经济的一系列可行性分析和比较,对照各投资方案的技术工艺、设备、运行、资源利用率、环境健康、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多项指标结果,以确定最佳可行的推荐方案。
(6)编写清洁生产审核报告
清洁生产审核报告应当包括企业基本情况、清洁生产审核过程和结果、清洁生产方案综合效益预测分析、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等。
在“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中,列入强制性审核名单的企业,向有关部门提交的审核报告,并没有要求清洁生产方案实施的结果的内容。但是清洁生产方案一定是要实施的,其结果可以在清洁生产总结报告中叙述。否则,岂不是空对空吗?
(7)持续清洁生产
按照清洁生产方案实施计划组织实施,取得成效,且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的组织、管理制度,开展下一轮的审核,持续地推行清洁生产。
组织清洁生产审核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在整个审核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动全体员工的参与积极性,解放思想、克服障碍、严格按审核程序办事,以取得清洁生产的实际成效并巩固下来。
上一篇: 加大检修力度,迎接糖司验收
下一篇:公司狠抓检修技改工作